作为企业形象传播、品牌宣传、新品发布、贸易合作、业内交流互动的优质平台,展会对各大产业的发展无疑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更是产业升级、变革的催化剂,不少企业把参加展会作为开辟市场的一种首选途径。中国五金博览会是国内五金行业的一大品牌展会,展览面积超过8万平方米,设标准展位1800多个,规模位列世界第三,跻身国际三大五金会展行列,仅次于德国科隆国际五金博览会、上海国际五金展。可是,在不久前闭幕的第19届中国五金博览会上,不少参展企业还是感叹“永康特色”明显,国际味不浓,外商采购力度不足,境外参展企业较少,难觅高科技产品。
外商参展不多,采购力度不足
综合性的五金博览会又一次为永康五金造势,不少企业借助展会准确地找到客户,并切入市场。博览会三天发生的交易额达125.9亿元,同比增长8.7%;参会专业观众(含外商)达9.5万人次。记者从市贸促会获悉,本届博览会吸引了来自美国、巴西、波兰等国家的30多位客商,共达成了意向订单约400万美元。虽然参展的外商人数和意向订单均比去年有所递增,但总的来说所占比例和份额太少。不少参展企业呼吁博览会的国际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更要大幅度地为企业搭建通往国际市场的平台。
“我已连续多次参加上海国际五金展、沈阳五金展等各地展会,相比之下,五金博览会的‘国际味’确实少了点。”市战队工具负责人董飞虎说。正如董飞虎所说,前来参展的外商由相关部门负责邀请,有些是从义乌邀请过来,或者通过省贸促会邀约,真正慕名而来的外商寥寥无几。
来自苏丹的Alfatih穿梭于K馆的各展位中,寻觅着液压机的生产厂家。他告诉记者,他常在义乌采购,之前通过网站找到了浙江丽州液压设备有限公司,采购过高速液压冲床。这次是第一次来永康,希望通过展会平台多结识相关厂家,并达成合作。“永康五金很有特色,应该多向外推广,扩大知名度。”Alfatih说。
前来参展的部分外商甚至并不知道展会定位。来自卢旺达的采购商则在展馆转了一圈后,一无所获。这位外商通过翻译告诉记者:“我以前只去过广州、上海、宁波等展会。这次是通过朋友告知有此展会,所以特地从卢旺达专程飞过来看看。不过我是想采购电子产品,显然并不太对口。”
引入市场化运作 联合参展打响品牌
网友“庆哥的微笑”:经过多年的高速发展,目前国内一些由政府主导的综合性展会逐渐向专业化展会过渡、转变,有的已随着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水平的提高而成为著名展会,由市场培育出一批极具特色、高水平和有较大影响力的展会知名品牌,所以我们也可以尝试多多采用“政府部门承办,公司(市场)化运作”的模式来扩大展会的影响力。
网友“寻梦”:随着展会市场化程度的提高,时下,产业化的全面对接、法制化的市场规范、集团化的渠道互补、品牌化的规模支撑、专业化的定位运作、生态化的环保概念及多元化的主副业经营等理念逐渐在展会上得到体现和融合,更有一些展会呈现出理念科学化、营销手段整合化等特点。我们可以借鉴的是,在外出参展时,各参展企业可以试着整合有效资源,形成行业厂商联盟,以联合参展的模式打响永康“大五金”品牌,让更多的人关注永康及五金博览会。
上一篇:慈展会的公益风向标 下一篇:成都梦想:打造中国日用消费品展会之都